對孔孟學會第十三次會員大會書面致詞

內容來源:卷四十 書面致詞

隸屬章節:書面致詞\中華民國六十二年

 

 

——中華民國六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貴會過去一年中,對於孔孟學說的闡揚,不僅在國內成果豐碩;而對國際學術聯繫,特別加強,使孔孟學說,影響深遠。由此可見諸君弘道淑世之功。中正於欣慰之餘,特就對孔孟學說的實踐,略抒所見,以供諸君研究參考,並期相與勉勵。
    今年元旦我曾對全國軍民同胞指出:「共匪竊據大陸二十二年,只是在無所不用其極的對民族文化,對人民生活方式,進行其全面的破壞!」此乃由於共匪對民族傳統文化畏懼日深,因之破壞益劇。我中華民族文化根基深厚,誠非任何邪惡勢力所可得而動搖摧毀,然而如何使之發揚光大,我們不僅責無旁貸,而且任重道遠。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即是孔孟學說,孔孟學說的要旨,即為仁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來篤實踐履?孔子所昭示的是「克己復禮為仁」,其細目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是說明以禮行仁。又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這是說明以禮行義。就廣義說,「禮」是綱維國家的法律與制度;就狹義說,「禮」是每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準。一國之內,人與人之間,以禮相維,以禮相接,則無論在家庭,在社會,無往而不敦睦和諧、井然有序,此即是充分表現我們民族倫理道德的崇高優美。凡是守禮的民族,必能崇法,現代民主的精神就在於自由與紀律

 ---------------------------------------------------P.395---------------------------------------------------

的調和,而其具體的意義,就是法治。人民崇法,則法治易於收功,社會底於安定,舉國在安定中謀求科學發展,則民生以裕,國力以強。大家都已深切知曉,倫理、民主、科學,即是三民主義的本質。而三民主義的淵源,是孔孟思想;孔孟思想的精粹,是仁義道德。禮與仁義的關係,既如此密切,故實踐孔孟之道,必以明禮守法為先。人人能明禮而守法,即是發揚三民主義倫理民主科學的精神。三民主義的實行,便是討毛救國勝利成功的保證。
中    正今天就孔子言論中禮與仁義的關係,略加指陳,所望貴會諸君更求精進,明道立教,以期人人在日常公私生活中,皆能明禮守法,行仁踐義,竭智盡忠,共同完成救國救民的神聖使命。

---------------------------------------------------P.396---------------------------------------------------

最近更新於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