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要旨

內容來源:卷六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科學的學庸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三月三日在南京陸軍大學講
  中華民國四十八年十二月在臺北國防研究院訂正
  中華民國五十一年九月在陽明山第三次訂正
  中華民國五十二年八月在陽明山第四次訂正
 一、中國道統及其傳授的心法。
 二、訓練軍隊的根本要務在造成無形的紀律——智信仁勇嚴,並以「仁」為中心。
 三、孫子兵法所指的「道」,源於人人所同具的理性,就是中庸「率性之道」的「道」字。
 四、研究中庸的方法與次第。
 五、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謂道必須是至正不偏,所謂理必須是一定不易的。
 六、中庸之體與用及道之體用的區別。
 七、全書精義之析——(一)「天命」「率性」與「人心」「道心」的精義;(二)戒慎恐懼為軍人致勝成功的要訣;(三)「莫見乎隱,莫顯乎微」的詮釋與秘密的精義;(四)慎獨存誠為造成大無畏精神的要素;(五)孫子所謂「民不畏危」,首要在自己存誠無畏;(六)中和位育的詮釋;(七)率性之道的「道」字本質,以及其體用與功效。
 八、順應天性與克服自然是一貫的——惟合乎天理方能克服自然。
 九、貫徹「率性之道」的要領,和克奏「民不畏危」的功效,就全在一個「誠」字。
 今天要將我國四千年來一貫的傳統哲學,亦就是 總理所說的「中國道統」,自堯、舜、禹

---------------------------------------------------P.75---------------------------------------------------

、湯、文、武、周公、孔子以來最精微而亦最實際的人生哲學,即中庸的道理,講授給大家。這是我們個人修己立身、成德立業之要道,我們將領要完成今天這樣革命救國的艱鉅任務,不可不透澈明瞭這個哲學及其理論。
 在未講到本題以前,先要說明我們訓練軍隊的基本要務。大家都知道:軍隊所最重要的是紀律,無紀律即為烏合之眾,就不成其為軍隊了,但紀律有「有形的紀律」與「無形的紀律」之分,有形的紀律,就是法紀嚴明,行動齊一,信賞必罰,這是軍隊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但要知道這種有形的紀律,必須另有一種更高尚、更健全的精神——無形的紀律貫徹其間,而后才能成為節制之師,發揮其軍人最高的本能,否則即使法紀如何嚴明,行動如何齊一,因為他沒有明瞭修己立身、做事處世的要道,具備「智、信、仁、勇、嚴」重德的修養,那這種軍隊亦可以憑藉「紀律」之名,而做其自私自利、背越倫常的勾當。我在力行業書及廬山訓練集中,曾說及 總理所著軍人精神教育中之「智仁勇」以及孫子所說「智信仁勇嚴」之武德,都是以「仁」為中心,這「仁」更是我所說「三信心」的根源,亦是無形紀律的基礎。但這「仁」字,是有其一定的標準,如失其標準,或用之不當,必將陷於「宋襄之仁」。此即對敵人講仁義,來放縱敵人,而致自己軍隊失敗,國家喪亡,這樣的所謂「仁」,就要變成不仁之至了(關於此仁與不仁的意義,我在軍事哲學中已有解釋,望加注意)。因為智、仁、勇三者的關係,可說是以仁為體(即如前面所說,以仁為中心),以智與勇為用的。如果軍人只有智與勇,而缺乏其以「仁」為中心的要素

---------------------------------------------------P.76---------------------------------------------------

,就是失了體,那就不能稱為一個健全的軍人。但如僅具有其為體之「仁」,而缺乏智與勇以為之用,那亦就不能稱為完備之「仁」了。所謂「仁者必有勇」和「仁者無敵於天下」之「仁」,乃必有其智與勇為之輔,方得稱為完備之「仁」,這樣的軍人,亦才可成為一個健全的革命軍人。否則有仁而無智,不能料敵制先、當機立斷,就成為一個優柔寡斷的庸將。如果有仁而無勇,不能勇往邁進,乘勢決戰,亦就成為一個猶豫不決的懦夫了。這樣,無論其有形的紀律怎樣好,結果不僅要損害軍譽,而且要身敗名裂。由此更可見我們訓練軍隊的基本要旨,最應注意的,就是在我們自己民族文化的傳統精神——智、仁、勇三達德的重要,也可見你們做了將官要操幾千萬人的成敗生死之權的,更不可不明白這國家最高尚健全的傳統精神,及由此精神所產生的人生哲學與軍事哲學的精義,而講求其實踐有效的方法。
 講到我國古代的軍事哲學,要推孫子兵法為最精微。孫子十三篇中之第一篇提到五校之計,第一項目就是「道」,以下次第論到天、地、將、法等各要目。孫子說: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生,可與之死,而民不畏危。」
這裏所講的道,其要旨就是在「令民與上同意」之中,這裏所謂「民」,實在亦是指「兵」,古代田獵、戎事、農功,都是人民的天職,兵即是民,民即是兵——我們現在亦須做到民即是兵的程度,方能立國於今日世界。凡在管區內之一般民眾,就是我們的士兵,故都要當他作為自己士兵一樣的來愛護他們,來管教他們。孫子所謂「道」,既可以使民與上同其意念,共其生死

---------------------------------------------------P.77---------------------------------------------------

,則其必能因乎人人所同具的理性,就是天賦的中庸率性之道,而加以啟導,使能同仇敵愾,發揮大無畏的勇氣和殺敵致果的功效。不過孫子沒有說明這一個「道」字的內容,而中庸全書,卻可以說是完全在解釋這個「道」字的意義,至於中間相通的道理,等到後面講正文時,再加以闡說。
 大家知道,我們中國最古的哲學是易經,這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宇宙之理的要書,但是易理精微廣博,不易了解,而中庸一書所講的比較簡易明白,而且其中有許多處足與易理相互發明,或者可以說兩書本是從我國古代一貫的哲學思想出來的,我們如果能細心研究中庸一書而得其要旨,則立身處世,便可以受用不盡,也可以說是已得我國古代哲學之精義而無待於外求了。現在我先要將研究中庸一書的方法和次第,以及書中最重要的第一章扼要的向大家講述,關於研究中庸時,第一點,我們應該知道,大學中庸二書是不可分的,一般所謂學庸,便是指這兩部書互相貫通的要旨而言。程子謂:「大學者,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又言:「中庸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筆之於書以授孟子。」我們再看兩書的要點,大學以格致誠正為本,而中庸一書,亦以慎獨存誠的「誠」字為體,所謂「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這就是可以看出中庸是「本體論」,而大學則是「方法論」,乃是我們中華民族四千年來古聖昔賢遞相傳習的「道統」,當然共匪與唯物論者,就要指其為唯心論或者斥之為封建時代的產物,而加以極力排除,甚之非使之徹底毀滅不可了。我對於大學之道,已經多次講述,近來覺得中庸的道

---------------------------------------------------P.78---------------------------------------------------

理還要探本入微,簡要精切,而與軍事哲學更有密切關係,故我們做將領的人,對於中庸一書,不可不詳讀精思,並與大學參互研究,而后對於我國古哲學之精髓,與政治軍事之要道,才可以洞察無遺。
 其次,關於研究中庸的次第,我常對大家說,無論閱讀何種書籍,最要是看他的序文,或是緒言,這就能得全書綱要之所在,而后再請全書,才能得到明體達用的結果。現在就中庸這一書來說,然朱子章句,全篇共分三十三章,而以第一章為全書的總綱。這一章就是「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所謂一篇之體要」是也。而第一章之前,還有朱子傳述程子的一段緒言,以及第一章後面朱子所附錄的一段說明,也是必須首先閱讀研究的。我們研究中庸,不僅要讀其各章正文,還要細看其傳註的解釋,最好是先看程子緒言、朱子序文及其第一章附錄之說明,然後再看第一章本文以及依次通觀以後三十二章,讀完全書之後,再來將朱子序文徹底精討,這樣必能得其所謂「大義微言」之要旨,而后乃能豁然貫通了。
 現在先講朱子所引程子的緒言: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未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P.79---------------------------------------------------

這裏上半段是說明何謂中庸,就給中庸二字下了一個最確切的定義,所謂「不偏之謂中」,就是說「中」有一定的方向和位置,譬如一個圓形或三角形,其中心祇有一點而不能有二點,中就是不偏於上,不偏於下,不偏於右,不偏於左,現在物理學上之所謂重心,亦是不偏不倚而恰落於一點的,以形體言則有中心,在力學言則為重心。天下無論何事何物,未有無重心而能成立的,亦未有中心不定而能成事的。所以說是「中者天下之正道」,因之更可了解這中庸之「中」,乃是「大中至正」「中立不倚」「屹立不搖」之謂,亦即所謂「主敬立極」,所謂「擇善固執」,所謂「允執厥中」之意。故朱子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決非如世俗政客之流,依違兩可,可左可右,首鼠兩端,兩倚兩偏者,假借中庸或中立的美名,而實行從中取利,以掩飾其騎牆投機醜態之所為。所以孔子答子路問強曰:「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未達也)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惟有這樣「強哉矯」者,方得稱為中庸,亦才配稱為中立,決不是今日左右兩可、惟利是圖的無恥之徒所可假借的。所謂「不易之謂庸」,朱子曰:「庸,平常也。」可知「庸」就是至正,日常所見,日常所行,而無可變易的意思,亦就是永久不滅之意。科學上所謂物質不滅,能力不減,這是不滅的定則,亦就是「庸」的精義。由此推而至於天空現象,如四時之運行,地球之旋轉,日月之萬古照臨,都已證明其為不變不易的自然之定理。就人事上說,亦即自強不息之理。又如一個人見了不是我自己本分應得的事物,就不敢妄取,見了人家有患難危急的時候,就要設法營救,這是只有

---------------------------------------------------P.80---------------------------------------------------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