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軍人事與教育會議之指示
- 詳細內容
內容來源:卷二十八 演講
隸屬章節:演講\中華民國五十五年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三月四日及三月六日對國軍人事與
教育會議人員講——
要旨
壹、建軍的基礎——人事第一、教育第一
一、建軍的基礎——人事與教育
二、建軍的目的——針對敵人、消滅敵人
貳、對人事問題的檢討和指示
一、人事考核的責任觀念——建立用人唯才、為事擇人、健全的人事制度
二、考核人事的原則
(一)任使得宜、適才適所
(二)保舉人才的識力及其存誠務實的性行
三、選賢用能的要義——舉賢不避親、論功不避仇的意義
各級人事機構有其獨立職責,主官應予遵重
參、對教育訓練問題的檢討和指示
教育訓練的科目和重點
(一)啟發靈活的思考力——相機教學與機變訓練
(二)養成爭取時效的觀念——具備精確而有彈性的行動力
(三)養成誠實無妄的習性,堅定貫徹到底的決心(不勝不止、不死不休的精神)
肆、從健全人事、精進教育上發軔
---------------------------------------------------P.450---------------------------------------------------
附錄:對教育與人事會議補充之指示
本文
壹、建軍的基礎——人事第一、教育第一
國軍人事與教育會議,乃是舉行人事的與教育的、綜合性、檢討性的會議。
大家應知,建軍的基礎,一個就是人事,一個就是教育。為什麼人事要擺在第一呢?這就是說「事在人為」、「無競惟人」,人事是一切軍事成敗之主因,而一切軍事的成敗,亦以人為轉移的,所以建軍自亦以人事為其成敗的基礎,故人的因素要擺在第一位。
所謂人事,乃是要使在其每一單位組織之內的每一人員,在一定的制度之下,適才適任,讓人才為建軍而盡職效命;至於教育則在使人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為建軍而造就其各項人才。如果沒有健全的人事制度來制定其進退黜陟,沒有優良的教育制度,來增益其才識性能;則建軍的目的,最後仍然會踏空無實,而歸於失敗的。所以人事與教育,乃同為建軍的基礎,不但相輔相成,而且互為因果,實為整體不可分離之兩面。
大家知道,清朝末年,他們也曾經訓練「新軍」,希望用以取代其過去的「綠營」「防營」。他們所訓練的「新軍」,原是服裝華麗,操作有素,旅進旅退,儼然成列,但由於其人事不良,處理無方,只論滿漢,不論人才,而且貴賤懸殊,積重難返,所以只是徒然具備了一些西方操練的形式;他們既無建軍的目的,亦無建軍的思想,更不知注重人事與教育,而無真正制度之可言。所以這種建軍,乃是沒
---------------------------------------------------P.451---------------------------------------------------
有精神和靈魂,而徒有其表的軍隊,說得不好聽的話,就是等於一群「草把人」而已。實在一切制度,都要有其具體的內容,和一定的目標,有組織,有紀律,更重要的,還是要有思想,有精神——就是有靈魂,即所謂軍人魂,然後才能發生其機能與功效。何況他們統軍馭眾的統制(軍長)協統(師長),又都是一些無學無識的親王貝子,和一班偷安好逸的貴族子弟,都不能與其職位相稱;所以當時總兵力雖然已經有了十二鎮、二十六萬之眾,但一旦武昌首義,我們革命軍,卻能勢如破竹,就可以一個人打他的五百個人,迫使其「新軍」土崩瓦解。這一段歷史,更證明了建軍以人事第一,教育第一,而精神志節的發揚蹈厲,責任制度的健全強固,尤其是建軍最基本的條件。
本來關於國軍人事和教育訓練,我們於三十九年遷駐復興基地以來,決心從頭做起,當整軍之初,就特別注重改革制度。在今年國軍軍事會議中,並且還進一步的確立了人事(考核)的責任制度,和訓練(裁判)的責任制度。特別是我這十六年以來,不論是個別的接見你們,集體的指示你們,都是在直接觀察考核,並聽取你們對部屬間接考核的意見;也遇事都在為你們啟迪教導,其成篇的訓詞,即人事一類,已有二十多篇,教育(訓練)一類,更達四十餘篇。可惜是大家至今仍然未能精誠領悟,實踐篤行,亦未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實在領袖所教導你們的,都是最淺近易行的道理,亦就是我幾十年來革命奮鬥,心血經驗的結晶;只要你們能夠從我所指示的原理原則,和方向方法上,來實心研究,積極躬行,固足以為國軍建軍的準據而有餘,而且也可以斷言,我們的國軍,必早已建立了一支「轉乎形,並轉乎心」現代化的軍隊,而不僅止於目前「半生不熟」的狀態而已。
---------------------------------------------------P.452---------------------------------------------------
十幾年來,國軍的人事與教育制度,雖已略具規模,而卻無實際效果,這就是只具有形式上的條文規章,而沒有精切研究其如何推行、發展、有效的方法;而且其主管部門,亦不肯負責研究,嚴加督察,而使之徹底執行有效,這樣所有制度,就成了具文——徒具有表面上的形式,而毫無內在的精神,就是所謂沒有靈魂的制度,以這樣的制度,如何能使之建軍成功呢?例如我們原有一套所謂「選」「訓」「用」合一的教育制度,但到了今天,大家在實際上,對這個制度,究竟做到了幾成呢?我可以為你們答一句話說:「沒有!」為什麼沒有成就?這就是你們人事機構的主管,沒有負責,而且不肯實事求是,研究其如何發展有效,來切實執行。例如現在受訓畢業的人員,多未能按其所學所長,派任專職;而各學校教官,與各機關職員,其任職在五、六年以上者,仍未能實施職期調任的制度;這亦是我們歷來國防部與參謀本部主管,都不知認真對於這些建軍的基本業務,徹底檢討和督察實施的原由之所致。今後我希望人事機構,務必一反過去推諉塞責、得過且過的頹風,對於「選」「訓」「用」三者,以及職期調任,與退除役年資,照制度實施,徹底執行,決不可稍留情面,含糊遷就,真正建立一套具體的人事計劃,和實施有效的方法,真能貫徹我對建軍的基本制度之精神。這樣,方不辜負我十餘年來,對你們的期許和苦心。
再說,建軍的目的,乃在於徹底消滅敵人,所以建軍的實務,即必須一切針對敵人。但是我們一般將領,對於人事、教育、組織、戰備等研究,卻很少帶有敵情觀念,就是對於當面敵人的教育,訓練、和人事等「制度」,以及其實際的行動,謀略,也髣佛熟視無睹,而只憑自己的主觀,只囿於自己的視
---------------------------------------------------P.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