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國的命運與世界的前途

內容來源:卷四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中國之命運

  

 

    我們知道:科學不發達,技術不進步,是我們中國衰弱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百年來,中國人士因為要學習外國的科學和技術,遂至於崇拜外國一般的文化,不知中國固有的民族精神與國民德性,自有其優秀和特長之處。而中國固有的政治哲學,尤為民族固有的精神所匯萃。中國的政治哲學,在使戰爭與生產的技術,為人生服務,而反對戰爭與生產技術來役使人生。孟子說:「仁民而愛物」,就是說國家應為人民的生活而支配物資,不應為物資而役使人民。大學說:「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

 ---------------------------------------------------P.128--------------------------------------------------

此有用」,就是說生產制度要歸本於民生,更不應以生產技術而汨沒人性。三千年來,這種政治哲學與經濟原理支配中國國民的心理,而國民的德性,亦即與這種政治哲學與經濟原理相因而並存。前面說過,我們中國國民固有的德性,是八德四維陶鑄而成的忍辱負重,明廉知恥。中國國民有了這種德性,所以能不畏強禦,亦不侮寡弱,且本其傳統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所以歷數千年能為亞洲民族「存亡繼絕」「濟弱扶傾」的柱石。因之在中國強盛的時期,亞洲民族從沒有經濟侵略與政治兼併的史實,亦不見有帝國主義與殖民地之分。這種政治哲學與政治道德,為歐洲近代社會所蔑視而不具。其資本主義者,役使人生於生產技術之下,以為利潤的追求。其帝國主義者,役使人生於戰爭技術之下,以求殖民地的開闢。因而在這些思想交織之中,國內的階級戰爭,國際的民族戰爭,乃充滿近代世界的篇幅。比及大戰結果,人類臨痛定思痛之時,厭戰爭論者又叢怨於科學,以為科學適所以改進殺人的工具,致戰爭的殘酷,慘徹人寰。殊不知戰爭的終止,在於澄清戰爭的本源,而不在於限制戰爭的工具。孟子說:「殺人以挺與刃,有以異乎」?如果人類不能發揮其終止戰爭的思想與德性,則弓矢的殺人與飛機大砲的殺人,又有什麼差別?更不知人類科學的進步,本以服務人生為動機。科學發明的濫用,致令人類因科學的進步而增加殘忍,並不是科學的罪惡,而是我們中國高尚偉大的政治哲學不昌明,深遠悠久的政治理想不樹立的過錯。我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必須同時為技術役使人生的制度和思想的結束,始可以奠定永久的和平,而向大同世界邁進一步。必須這樣,我們反侵略戰爭纔有真價值、真意義。

    英國有一政治學者曾說:「吾人如不終止戰爭,戰爭必終止吾人。」這句話可以說是至理名言。將

---------------------------------------------------P.129--------------------------------------------------

 近三千年前,我國老子已指出「佳兵不祥」的定論。而中國的先哲,莫不以「扶弱抑強」為武德,莫不以「戰以止戰」為戰爭的目的。依於「佳兵不祥」的古訓,黷武主義者必自趨毀滅於人類的正義公道之前。依於「戰以止戰」的原理與「扶弱抑強」的武德,我們反黷武主義與反侵略主義的同盟諸國,亦必於此次大戰結束之同時,共同努力,以袪除戰爭的原因。戰爭的原因不能袪除,則第二次大戰之後,必有第三次大戰接踵而來,正如第二次大戰之繼續第一次大戰毫無異致。戰爭的原因是什麼?凡是民族之間,國家之間,帶有侵略性的政治經濟軍事的意嚮與行為,及由此種意嚮與行為所構成的關係和制度,都是戰爭的原因。率直言之,戰爭的原因即是帝國主義。所以我以為第二次大戰的結束,必須同時為帝國主義的結束,世界永久和平纔有堅實的保證。

    我們中國所受於民族被壓迫的痛苦最久最深。所以我們中國要求民族自由與國家平等,亦最急最切。我們中國向世界提出這個最急最切的要求,並不如懷疑中國的人士所說,「中國要領導亞洲」。須知五千年來,中國對於四鄰,只有民族自衛與「存亡繼絕」的「義戰」,沒有侵略他國的「佳兵」。百年來雪恥圖強的運動,出於中國國民一致的要求。然而中國雪恥圖強有兩種意義,要我們自己認識,也要世界各國共同認識。第一、中國自立自強之後,決不以自己所深受的痛苦,再加於他國之身,更不肯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之後,再傳受日本帝國主義的衣缽,有「領導亞洲」的意嚮和行為。第二、中國的自立自強,質言之,就是求中國自己首先站得起來。中國要自己首先站得起來,必須在精神上物資上求自由,求獨立;亦必在國防、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求進步,求發展。中國的自立自強,亦不是由於中

---------------------------------------------------P.130--------------------------------------------------

 國的自私。所以中國求自由求獨立,求進步,求發展,其目的在與世界各國「並駕齊驅」,更在與世界各國擔負世界永久和平與人類自由解放的責任。換句話說:中國的自立自強,以義務感與責任心為出發點,而不以權利慾與功利心為出發點。所以中國反對帝國主義存在於世界,亦決不肯自循帝國主義的軌跡,再蹈帝國主義者的覆轍。
    我們中國本於百年來自己的痛苦經驗,依於傳統的義務感和責任心,並鑑於帝國主義的存在,實為世界戰爭的原因,故對於亞洲的民族自由與國家平等,不得不倍加關切。亞洲的面積,居全世界面積四分之一。亞洲的人口,居全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亞洲各民族又多與我們中國有同樣被壓迫的痛苦經驗,且其被壓迫的痛苦,亦同樣的至久而至深。中國不能獨立自由,則亞洲各民族均將同陷於敵寇鐵蹄之下,而世界的和平即不能有堅強的基礎。故中國的自立自強,即所以安定亞洲;而亞洲的民族自由與國家平等,即所以保證世界的永久和平,而袪除世界戰爭的根源,使戰爭的惡魔不再發現於世界,以毀滅我們人類的安全和幸福。
    民族自由與國家平等的原則,應適用於戰後的國際和平組織。第一次大戰結束時期成立的國際聯盟,所以終於失敗,以抹殺這個原則為主因。所謂「世界強國」,所謂「勢力範圍」的觀念,及由此觀念所構成的制度,應該不使復見於第二次大戰之後,國際和平的組織之中。
    民族自由與國家平等的原則,更當適用於戰後世界經濟與文化的復興和發展。在世界經濟的方面,資源的互助與貿易的自由,固為各民族各國家共遵的原則,而各國家民族生產能力的平衡發展,尤有重

---------------------------------------------------P.131--------------------------------------------------

 要的意義。日本帝國主義者在亞洲企圖實現其所謂「工業日本,農業亞洲」的野心,比之於納粹德國所謂「大歐洲計劃」,其毒辣正復相似。如果世界上各國家民族生產能力不能有平衡的發展,則政治的自由平等,仍將為經濟的差別,甚至為經濟的侵略所毀損。在世界文化方面,民族國家的自由獨立,以文化的自由獨立為要素。日本帝國主義者倡導所謂「大日本主義」,與納粹主義者所謂「日耳曼種族優越論」,同為破壞世界和平的思想。自今以後,文化優越種族優越的理論必須永絕於世界,世界和平始可以保持於不敝。
    上述的理想,從中國抗戰發動之日,已開其實現的端倪。而歐戰與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我同盟國軍事經濟外交各方面的聯繫,以及文化思想方面的溝通,更使其進到了具體實現的前夕。而理想的最後完成,乃須我中國全體國民,遵循國民革命的路線,依據抗戰建國的信條,繼續作艱苦的奮鬥。

---------------------------------------------------P.132--------------------------------------------------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