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下篇

內容來源:卷六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科學的學庸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在廬山軍官團講
  中華民國四十八年十二月在臺北國防研究院訂正
  中華民國五十一年九月在陽明山第三次訂正
  中華民國五十二年八月在陽明山第四次訂正

 一、哲學與知止定靜的工夫
   窮理至本則知止
   集義養氣則有定
 二、科學與格物致知的定義
   窮理於事物始生之處
   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
 三、政治與治國平天下的法則
   甲、有關於國利民福的理財法則
   乙、有關於行政用人的人事法則
   丙、有關於愛民立國的政治法則
   丁、總結——以道為首,以德為本,以仁為寶,以義為利,要在與民同其好惡。
 前次講解大學之道時,還有幾點未盡之意,就是格致與科學的意義,知止與定靜的工夫,以

--------------------------------------------------P.27--------------------------------------------------

及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法則,今天再要就此繼續補充講述下去: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自古以來真能有功於國家與造福於民眾的人物,沒有不是深明和實踐大學之道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等聖賢固不必說,就是一般英雄豪俊賢相良將之立大業者,也無不由此致力而來的。反之,身敗名裂甚至喪權辱國殘民以逞者,往往亦都是由於不明大學之道所致,所以大學一書,是我國自古傳下來的做人做事最根本的道理,我們如果不能深明其道和實踐其道,無論有怎樣的聰明才智,也將歸於失敗。不僅事業不能成功,而且人格亦將不保。古人「不為聖賢,便為禽獸」這兩句話,是我們革命黨員和革命軍人最重要的格言。聖賢與禽獸之分,就是一個是人——堂堂正正的完人,一個是人面獸心的衣冠禽獸,亦就是「非人」。非此即彼,人獸之分,其間並無多少距離。須知聖人也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一個正人,一個人要成為聖人,並沒有什麼稀奇,就是他能知道做人的道理而身體力行之,亦就是他能知道大學的道理,只要其思想言行,皆能合乎明德修身和存誠慎獨的要旨而已。即使其不能完全合乎這個道理,若其能自反自修和困知勉行,那至少亦可成為英豪,最後且可成為聖賢。所以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就是此意。如果人人能夠如此,人人都可以為聖人;反之,如果不明這做人的大道,那這個人,或將淪為非人的禽獸,因為禽獸之所以為禽獸,就是不明白做人的道理,自亦不能實行做人的道理。所謂做人的道理是什麼?就是這大學之道。
 上次已經講過,大學之道,就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道理。所謂「明明德

--------------------------------------------------P.28--------------------------------------------------

」的意思,就個人來說就是:一個人一定要有注重德性的修養,使良知不昧,無所愧怍。「親民」的意思,就是說既能明明德之後,還要能親近民眾,並且要喚醒和感化民眾,使民眾都能自立自強,日新又新,以求人我皆能止於至善,所謂「止於至善」,是說明明德、新民,皆當盡其天性,止於至善,這所謂至善,就是真理,照陽明說,就是「良知」,止於至善,即止於良知,亦即本於真理,而再無可以變遷的時候。下面所講「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字,還是跟著上面「止於至善」的止字而來,其意義是一貫的。所謂「知止而后有定」至「慮而后能得」的一段意義,已在上篇說明,此處不再贅述,惟此處再要重複的將我們軍人的行動生活來補充說明,使大家更能注意,更易了解。如前所說的軍隊中第一個口令,就是叫「立正」,這「立正」就是要使受令的人,停止一切的雜念和動作,將全身內外安定下來,身定之後,乃能氣定,氣定之後,乃能神凝,神凝之後,才能靜肅,靜肅之後,長官才能教他,受教的人,也才能專心壹志來心領神會、身體力行,以達於至善的境地,這就是我們軍人對於大學所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的道理,可知一切動作之先,必求其定,再求其靜,然後能安,如果不先求其止定靜安,則「省身就不密見理更不明」,一切的事情,就做不好,一切的思想行動,就要雜亂無章終歸失敗,尤其是我們軍隊在作戰的時候,定心的工夫,特別重要,因為作戰,是要出入於千軍萬馬、槍林彈雨之中,尤其是在衝鋒陷陣、危急存亡之際,軍人如果不能心定神靜,勢必驚惶失措,草木皆兵,非至潰敗不可。尤其是負指揮責任的將領,在戰地上

--------------------------------------------------P.29--------------------------------------------------

悲慘悽愴、千鈞一髮的場合,其所處的地位,止定靜安的工夫格外重要,如果你自己的心不能定,首先慌張起來,那裏還可能安定軍心,振作士氣,使部下沉著應戰,殺敵致果?所以古人說:「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後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又說「將以氣為主,以志帥氣……氣不盛者遇事而氣先懾,而目先逃,而心先搖……臨大難而中無主,其識力既鈍,其膽力必減,固可憂之大者!」曾文正的箴言說:「前有毒蛇,後有猛虎,神定不懾,誰敢余侮!豈伊避人,日對三軍,我慮則一,彼紛不紛。」孟子曰:「持其志毋暴其氣。」又曰:「配義與道,無是餒焉,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此皆言止、定、靜、安、慮、得的工夫,亦就是「窮理知本(知言)則知止,集義養氣則有定」的道理。此二語乃是吳草廬依據孟子養氣章「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以及前面所舉的「集義所生」之意,來解釋大學「知止」與「定靜安慮得」的意義的。所以他在這二語之下又說:「定則靜矣,靜如止水,安則無慮而不自得也。」我以為他的解釋,大體沒有錯,不過他將孟子「知言」來闡說大學「知止」的意義,似乎太狹義些,所以我乃將其「知言」改為「知本」,即對每一事物只要窮究到了其根本(明德)所在之處,就是「知止」。所以我將他改為「窮理知本則知止」就是這個意思。因為自格致以至治平八目,皆各有其基本至理——即「真理」所在,亦就應各有其「知止」所在,而不僅是對「知言」為「知止」而已。而且此正與大學中「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的原文,足以相互參證,更易了解,所以我認為這「窮理知本則知止」

--------------------------------------------------P.30--------------------------------------------------

一語,亦不僅僅是研究哲學的法則,而且亦可作為研究科學的準則了。
 總之,定靜安慮的工夫,是我們革命軍人尤其是做指揮官最要緊的一個修養工夫,但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乃一定要在平時修養有素,一到臨陣的時候,才可以安閒肅穆、定靜堅忍,其命令足以禁制三軍,其識見足以體察情偽、審度機勢、承擔任何艱危、戰勝一切敵人!所以現在軍官學校與軍隊中有一種課餘運動,要使一般學生士兵在規定的場所和時間以內,齊聲吶喊,彷如戰時殺聲震天的模樣,意思就是要使一般師生養成不為周圍擾攘紛囂的聲氣所動搖的習性,平時來鍛鍊他定靜安慮的工夫,如此練習成熟之後,一到戰場上聽到敵人吶喊或喧嘩的聲勢,便知敵人相距的遠近以及敵人的人數多寡,戰意的強弱,就能沉著應戰,且能臨機應變,出奇致勝。曾文正說:「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富,次求變化」,因此帶兵作戰最要緊的前提,就是定靜的工夫。所以他又說:「神欲其定,心欲其定,氣欲其定,體欲其定」,這實在是帶兵作戰的一種基本修養工夫。由此可見大學一書不僅是一部政治哲學,而且是一部為我們做將領的人所必讀的軍事哲學了。
 其次,在大學的八個項目——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中,「格致」是做人做事最要緊的工夫,亦即修己治人的根本所在,有子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格致」的意義就是要窮究事物,至其根本道理所在之處,我們軍人要致力治平,便非先了解「格致」的意義不可。因此,現在我要就這「格致」的意義,加以補充說明:

--------------------------------------------------P.31--------------------------------------------------

 「致知在格物」,這就是說學者如要認識真理,求得真知,充實智能,便先要格物。對於格物致知的意義,我在上篇已有說明,這裏我還要將陽明與朱子兩人對這格物的意義解釋上有所不同的一點,再加以補充。最重要的,就是陽明的「究竟話頭」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又說:「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意思就是對於一切事物,皆要以客觀的態度來積極研究,以至窮理盡性,即以內心的良知為判斷是非的基礎,乃能得到其正確的認識,而后就來徹底實行。是其格物致知的宗旨,要在「致良知」,就是要使人為善去惡。所以說:「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又再說明心、意、知、物的本質、以闡明格、致、誠、正的道理。而他對「格物」特別重視,認為格物是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之實踐的要領,所以陽明曰:「格物者大學之實下手虛,徹首徹尾,自始學至聖人,只此工夫而已,非但入門之際有此一段(工夫)也。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其所用力實可見之地。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誠意者誠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豈有內外彼此之分哉?」由此更可知正心、誠意、致知三者的修身工夫,皆以格物為其中心。若不知格物,則正心、誠意、致知工夫無從著手,而修身更無從談起了。因此亦就可知他對格物的意義,並不只是指物質之物,亦是對於一切事物之事而言。所以他說「物者事也」,但其所謂「事」者,並不遺棄物質或抹煞物理之意,所以他又說「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故其格物範圍,比專指自然科學的物

--------------------------------------------------P.32--------------------------------------------------

最近更新於 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