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合的勝利
- 詳細內容
內容來源:卷二十五 演講
隸屬章節:演講 \中華民國四十二年
——中華民國四十二年四月六日在臺北石牌實踐學社講——
要旨
一、史魔暴斃以後的世界局勢。
二、今後國際局勢發展的方向:
1·俄共最近的態勢和策略;
2·俄共和平攻勢的新花樣;
3·俄共發動和平攻勢的理由;
4·對俄共所謂和平攻勢的分析。
三、美國政府的政策和目的。
四、爭取第二回合勝利的計畫:
1·要主動的提出一個世界永久和平方案;
2·完成自由世界武裝準備。
五、今後我們在緊張世變中的自處之道。
本文
從上月(三月)五日俄共首領史達林暴斃以後,世界整個局勢,在每一個人的心目中,像煞是已經有了重大的改變。有些人只以悲觀的心情,來看這一個改變的局勢,認為馬林可夫和平攻勢的突擊,對於自由世界所表現的事態,他在心理戰上已經恢復了主動地位,收到了勝利的效果;也有些人反以樂觀的態度來觀察這一個變局,只要俄共對內對外,有所變動,總是於自由世界有益而無損的,只要看自由
---------------------------------------------------P.206---------------------------------------------------
世界應付的對策與方法如何而已。但以我個人的觀察,這個時候並不能斷定將來結果究竟如何,亦不能說什麼樂觀或悲觀的話,而且世界局勢,實際上至今並沒有一點改變,我認為所謂世局已經有了改變的,只是一般人的心理作用而已。這種心理所發生的影響,當然會要趨向於悲觀方面了,這樣無異承認俄帝和平攻勢的突擊,已經成了功,亦就是認為自由世界已經形成了束手待縛之勢,而宣告失敗了。這種心理就是失敗者的心理,太可憐了。
我總以為這個和平攻勢的成敗,要看他最後的結果如何,以在目前而論,與其說是馬林可夫已佔了勝利,那還不如說自由世界領導者——美國,對俄的新政策,至少是第一回合已經成功了;否則,馬林可夫決不會亦不必要有這樣一個動搖不安的和平攻勢出現了。我們可以斷定,這個動搖不安的恐慌現象,是由其內部虛弱與心理惶惑所造成的,亦可說是完全由於美國新政策所逼成的;因為這樣一逼,就使他不能不現出真相來。大家看,一個政策的宣布以後,就能使對方現出這樣一個真相來,這是容易的事麼?這不是一個勝利麼?但是美國新政策之中,很多的計畫,至今還沒有實在使用出來,其新政府成立以來,只是實現了一件事,就是「解除臺灣中立化,不再掩護大陸沿海匪區的安全」而已。但是這一件事,還只是一個對臺灣政策的宣言,而並沒有發動臺灣的政治和軍事的力量;由此要知道我們今日臺灣對俄共的影響是如何重大了;只要我們本身能再進步健全,埋頭苦幹,自立於不敗之地,那就決不會為有什麼和平攻勢所激盪,亦不會為一時外來形勢的變化,而有什麼樂觀或悲觀的氣氛了。今天為著要使大家對最近一個月來正在發展的國際現勢,有著一個正確的概念,就是俄共自馬林可夫當政以後所形
---------------------------------------------------P.207---------------------------------------------------
成的態勢和策略,以及聯合國領導者——美國新政府所操持的政策與目的,加以分析檢討;再來推求今後國際局勢發展的方向,以及我們今後在國際局勢中自處之道。
先說俄共最近的態勢和策略。
俄共自馬林可夫攫取了史達林的繼承權以後,雖然還只短短的一個月,可是它卻已經散播了一連串企圖癱瘓自由世界的陰霾和毒霧;我們從以下一些俄共「和平」調子中,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的策略:
第一、三月九日當史達林下葬紅場的時候,馬林可夫首次聲明它的政策,是在防止第三次世界戰爭的「爆發」,並呼籲蘇俄人民對國內國外的敵人,採取一種決不妥協的嚴峻態度;同時還特別提出了他蘇俄與中共奸匪以及其所有附庸國家的「友誼」,並特別贊揚北韓和越盟所進行的戰爭。
第二、在這以前兩日(三月七日)俄共的喉舌真理報,也曾經發表社論說,它們是以堅定的決心,來推行一項維繫及增強和平的國際關係政策,以抵制準備及發動一次新戰爭的政策;它並且還指出這種政策的產生乃是由其國內各民族,保持友好無間關係的社會主義……以及「中共」等各「人民民主國家」及世界各勞動者(包括殖民地國家及資本主義國家中被壓迫的工人)最好的聯繫。至於內政方面,它說他們堅決主張人民大眾有受共產教育的需要,同時需要對於國內國外的敵人作不斷增強的警戒;尤其主要的是「如果我們經常警惕,在將來就一定會打敗我們的敵人,我們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用高度政治警覺,來與內外敵人作不可調和的堅決的鬥爭精神,來教育共產黨員和全體勞動人民」。
以上的所謂政策和主張,是馬林可夫在史魔新喪未了的時候,發出來的音調,俄共平時的言論,完
---------------------------------------------------P.208---------------------------------------------------
全是表裡相反,口是心非,不足置信,亦不值得檢討的。但是在這新喪時期,我們還可以看出它幾分真實的語意,那就是它所說的,它的政策是在防止第三次世界戰爭的「爆發」;也就是說他此時只怕新的戰爭會提早爆發;大家應認識他所指的「爆發」以及「新的戰爭」的意義,這是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因為它要防止戰爭「爆發」的用意,決不是要放棄戰爭,亦絕不是要準備復員和結束戰爭,而是要因此贏得戰爭。根據他對於國內外這一原則性的指導,就可以明瞭他所企求的,乃是避免熱戰,加強冷戰,也就是要延緩軍事戰,展開政治戰,而他展開政治戰的目的,亦就是希望藉此來加強他軍事戰的準備的意思;它說「不允許有新的戰爭」,但是它對正在進行的韓戰和越戰,卻仍然是大加讚揚;它說「資本主義可以和社會主義和平共存」,但同時又說「要用與內外敵人作不可調和的堅決的鬥爭精神,來教育黨員和人民」;它說「要防止世界戰爭的爆發」,同時也說「如果我們經常警惕,在將來就一定會打敗我們的敵人」。由前一說,可知「和平共存」只是一種「和平」的障眼法,而「不可調和的堅決的鬥爭精神」才是他們的根本精神和根本目的所在了;照後一說講,同樣「防止世界戰爭的爆發」的意義,也就為的是要「在將來一定要打敗我們的敵人」;而且它所稱的必須聯繫的勞動者裡,仍舊包括了殖民地國家以及資本主義國家中「被壓迫」的工人,這難道也可作為它放棄共產國際世界革命的活動,和他第五縱隊的滲透,以及放棄導致第三次世界戰爭的辯證?由此我們可以深信馬林可夫所要的短暫的「和平」,就是要使他足以充份控制其本土和附庸國家的政權,並臻於鞏固的時間,尤其是要使他足以發動一次毀滅性絕對可勝的侵略戰爭,獲得充份準備時間底和平;這種策略和態勢的觀察,應該是絕不容疑
---------------------------------------------------P.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