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剿匪作戰四大守則與六項要目之手令
- 詳細內容
內容來源:卷三十七 別錄
隸屬章節:別錄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七月十七日——
我軍剿匪,以匪部避強擊弱之戰法,故不易覓獲匪之主力所在,往往為其兜圈牽磨所誤,不克如期決戰。惟匪避免決戰,目的乃在專尋我軍之弱點,否則彼決不敢主動向我進攻或襲擊。因之,只要我軍處處立於主動地位,一切行動部署皆能準備週到,毫無弱點,使匪無隙可乘,則彼匪就將處處避戰,立於被動地位,如此即可任我痛剿,貫澈我預定之計劃。茲就共匪被動之戰略及其消極避戰與投機取巧、伺弱偷襲之慣性,特制定剿匪戰術之原則與守則,指示簡單具體實施之綱要如后:
第一、剿匪攻勢之要則(尋覓匪部主力之對策),只要我軍主動直接向我所預定之目標,即對匪之要害或於匪最關痛癢之處,及其補給要地,積極進取,則匪就不能不追隨於我軍之行動。如此匪之主力不待我去尋而即可自得矣。
第二、剿匪守勢之要則(防制匪部伺我弱點及其突然來襲之對策),只要我軍隨時隨地準備臨時猝遇匪部之包圍與不意之襲擊,必須以嚴密之警戒與廣正面之搜索偵察,各部隊間能確實連絡,互相掩護,而在接戰時特別注重火網之構成,勿使其陣地週圍有一弱點為匪所乘。且對射界距離與遠近之武器火力之配置,務求其切當。再加以彈著點之觀測,專對匪之官長及其前線指揮所之命中,則無論共匪任何
---------------------------------------------------P.363--------------------------------------------------
之戰法不難為我制勝矣。故剿匪戰術,應特別注重防禦陣地火網之構成,使其密集衝鋒,不能生效。蓋對密集部隊衝鋒之戰法,只要集中火力於其衝鋒方向之一點,則其縱深隊形,七級之波浪形衝鋒,亦無所施其技。所謂「七級波浪形衝鋒」者,系最近匪在陝北所慣用之戰法,即以其布置進攻之先,必對我陣地,經過長時間詳密之偵察,選定我全部陣地中最弱之一點,乃使用其七個單位。每一單位之編成以一個團為基礎,有時亦有以一個營為單位,作七層梯次配備,前後縱列,作七層波浪形連貫衝鋒。每一個單位為一層,每一層以兩個連並列前進,即在我陣地薄弱部,狹小地區內,實施衝鋒。第一個單位第一級衝鋒不成,則以第二個單位作第二級之衝鋒,如再不成,則繼之以第三個單位,直至第七個單位第七級之衝鋒,再不能奏效,乃認為其最後之無效與失敗也。共匪此種戰法,如我長短武器,與遠近火力之配置無誤,不僅可將其陣地前最先層之密集衝鋒部隊,可以掃射殲滅,即其準備衝鋒之各層級,各個單位,亦可在其預備陣地內,同時作梯次與橫縱之掃射,不難一網打盡。故守勢陣地之火網構成,特別重要,當為剿匪戰術之特點。除火網之外,即以搜索、偵察、警戒、連絡、掩護、與觀測六項原則,乃為剿匪戰術之要目。無論攻防戰,於此六大原則,必須同時併用,缺一不可。凡我高級將領,尤應切實服膺,時時遵循,果能如此,乃可攻無不克,守無不固矣。希我團營長以上各級將領,身體力行,是為切要。總之剿匪作戰之要則,「第一」必須取積極攻勢。「第二」必須行動秘密與迅速,故應時時設法加強機動性。「第三」無論攻守須特別注重火網之構成。「第四」必須獎勵夜間行動與夜戰方法能發揮機動性能。以上四項茲規定為剿匪戰術之四大守則。蓋剿匪戰術惟有當機立斷,勇往果決,方能打破共
---------------------------------------------------P.364--------------------------------------------------
匪消極遲疑與徘徊被動之慣性。亦惟有迅速秘密,注重夜間行動,增強機動性能,積極進攻,使之無伺弱偷襲豫裕之時機,而後方可達成我積極攻勢之目的。否則逡巡徘徊,遲疑停頓,無異予匪以伺隙蹈虛投機取巧之良機,未有不為其所算也。各將領應知我軍自去年進剿以來,凡我取積極攻勢之戰役,無不勝利,皆能如計達成其目的。反之,凡為匪所算而失敗之戰役,亦未有不是我各高級將領,遲疑莫決,因循卻顧所致也。綜上所述:一、積極進攻,二、迅速行動,三、特別注重火網之構成,四、夜間行動,定為剿匪作戰之四大守則。此外搜索、警戒、偵察、掩護、連絡與觀察,應定為剿匪戰術之六項要目。希將此四大守則與六項要目,時刻研究,上下一致,勿稍疏忽,切實遵行,必能早日達成我剿匪建國之任務也。
---------------------------------------------------P.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