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下野宣言
- 詳細內容
內容來源:卷三十 書告
隸屬章節:書告 \中華民國十六年
——中華民國十六年八月十三日南京——
要旨
一、中正薰沐 總理之教訓,即以二義自矢:
甲、認黨高於一切。在黨的利益之下,黨員個人絕無逞主觀、用感情、計利害之餘地。
乙、認捍衛黨基,為黨員最大之天職。苟有逞智弄巧,陽附陰違,篡奪吾黨基礎,剽易吾黨主義,俾吾黨形存而質亡者,必竭全力以消滅之。
二、由第一義以言,進退生死,一以黨之利益為依歸。苟黽勉奮發而有助於黨,則肝腦塗地,遑恤馳驅;苟奉身引退而有裨於黨,則接淅而行,自亦不俟終日。故昔日以黨之命令不能不進者,今若認中正一退,可解糾紛,中正固無時無刻或忘歸隱者也。
三、由第二義言,則苟有侵蝕中國,篡竊本黨,如共產黨之所為,任何黨員,不能因識解稍有異同,而稍逭其衛黨之天職,故他無堅持,惟堅持對於謀危本黨之共產黨,必須為真正之剪除。
四、追隨 總理,參加革命,初無職位;其後統一廣東,率師北伐,定都南京,雖屢受猜疑打擊,或因懍於黨命,或因愛黨情殷,不忍黨之淪滅,而思退未敢遽退。歷述種種事實,詞意懇摯,以為第一義之佐證。
五、歷述反共顛末,眼見聯俄容共之非。若 總理健在,則排除驅逐,敢言其不俟今日而為之,以此為第二義之佐證。
六、掬誠宣告最後願望之三事:
甲、要求雙方同志,悉擯外間挑撥之詞,盡捐意氣猜防之念,武漢同志剋期聯袂遷移來寧,謀黨國
--------------------------------------------------P.51--------------------------------------------------
大政之進行。
乙、要求分駐湘贛各地同志,併力北進,會同津浦線作戰之軍隊,一致完成國民革命。
丙、要求鄂贛湘諸地,澈底清黨。
七、今既咎戾集於一身,即應自劾而歸去。仍以黨員之資格,努力於黨務;以國民之資格,貢獻於建國;以袍澤相從之舊誼,對國民革命軍事,貢其一得,而輔其成功。
本文
中正受命黨國,統師北伐,忽已逾歲,直搗幽燕,願猶未遂;而環顧周圍,黨國則呈分崩離析之表象,人民則陷憂惶困惑之深淵,同隸青天白日之領域,而自相攜離,同揭三民主義之職志,而儼分涇渭,民困無由解救,大計因之稽延,追原禍始,實由共黨挑撥之陰謀所致,而武漢同志不察,異議所加,集於中正,道遠難詳,莫明真相。中正毀譽得失,何足措意,唯當此軍閥待殲,共逆未淨,長此相煎手足,稽遲討伐,快心者伊誰,受禍者何屬,稍有人心,云胡不痛!茲特披瀝肝膽,為吾全國同志與袍澤一道之。中正自薰沐 總理之教訓,即以二義自矢:一、認黨高於一切,在黨的利益之下,黨員個人絕無逞主觀、用感情、計利害之餘地;二、認捍衛黨基為黨員最大之天職,苟有逞智弄巧,陽附陰違,篡奪吾黨基礎,剽易吾黨主義,俾吾黨形存而質亡者,必竭全力以消滅之。由第一義言,進退生死,一以黨之利益為依歸,苟黽勉奮發而有助於黨,則肝腦塗地,遑恤馳驅;苟奉身引退而有裨於黨,則接淅而行,自亦不俟終日,中正以此自矢,故昔日以黨之命令,不能不進者;今若認中正一退,可解糾紛,中正固無時無刻,或忘歸隱者也。由第二義言,則苟有侵蝕中國,篡竊本黨,如共產黨之所為,任何黨員,不能因識解少有異同,而稍逭其衛黨之天職,中正以此自矢,故他無堅持,唯堅持對於謀危本黨之共
--------------------------------------------------P.52--------------------------------------------------
產黨,必須為真正之剪除。慨自中正追隨 總理,參加革命,唯以黨員資格,努力奮門,初未接受任何之職位,此本黨同志所共知者也。 總理既逝,全黨失庇,黨國基礎,日見飄搖,陳炯明負嵎東江,合浙、粵、滇、桂各軍而攻之,三年未下;中正以叛逆未除,肘腋未靖,黨之大恥,遂忘譾陋,簡練教導團,誓將叛逆次第清除,首平東江,次削楊劉,繼清南路,統一百粵;原冀措革命策源地於鞏固,而奉身引退,他無所求。不謂共產黨徒,兇狡成性,睹粵中統一,將為革命成功之徵兆,遂欲率先打擊,以逞其劫奪之私,致有去年三月二十日之變;中正衛翼黨國,義難自諉,不得不發其陰謀,加以緊急處置,軒然大波,幸告敉平,中正即束身黨議,引咎自劾。乃中央執委會,對三月二十日事變,有信任之決議,繼復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之名義,及北伐大任相付屬,中正懍於黨命之不可或違,又鑒於國民革命延宕而不進展,則共產黨將愈肆其紫色奪朱之狡謀,以淆我人民對於三民主義之認識,遂竭全力,負弩前驅,成敗利鈍,豈嘗預計;幸賴主義之照臨,同志之用命,曾不數月,湘鄂贛閩,全告克復,此非中正所敢貪天之功,實中央執行委員會付託之專;用能集中號令,團結內部,不虞牽掣,以克奏此績也何圖包孕黨中之共產黨徒,妒我國民革命之進展,奉鮑羅廷之發縱指使,乘一部份同志先離武漢,與南昌隔絕之機會,造作種種蜚語,提出軍閥獨裁等口號,冀直接打擊中正,間接以破壞革命;且本黨本軍之一部同志,不悟其奸,竟被所惑,浸潤膚受,莫訴萋菲;遂以中正有企圖為軍閥及個人獨裁之傾向,識解既蒙於眉睫,判斷遂謬以千里。當此之時,我武裝同志,正苦鬥於兩浙及滬寧之間,而武漢黨政,為共黨劫持,百端扼抑,中正含冤飲恨,非不屢思退休,卒以不忍前線同志陷於孤危,故冒難奮鬥,以
--------------------------------------------------P.53--------------------------------------------------
竟奠定蘇皖之全功。共黨以其計無所逞,乃於滬寧克復之後,遂一面鼓煽群眾,以牽動外交,一面誘惑工人,以搗亂後方,逆跡愈彰,公憤愈烈;乃有忠實不渝之同志,起為清黨之圖,以盡衛黨之職;遂遵中央監察委員之決議,設中央黨部及政府於 總理指定之南京;方冀滯留武漢之同志,如約來寧,團結一致,共主大計;而機運未至,延佇徒勞。自此以還,遂令吾黨吾軍,形成分裂,軍閥殘運,藉以苟延,民眾視聽,失其明顯,三、四月來,北伐進展,僅及魯境,昔也何銳,今也何滯,靜夜思之,可悟其故。夫中正實無時無地不思引咎以乞退,然及今回思,果使滬寧甫下之時,中正不忍誣蔑之相加,遽解兵柄而歸隱,則證以數月來湘、鄂、贛、共黨披猖之經過,東南局勢,將作何狀,一切黨國軍政財務外交,將陷於如何之景象;其始也,必使本黨魂去尸存,而星移物換,終必使之跡絕影消,恐國民黨之名義,轉眼亦歸澌滅,豈容今日武漢方面,起為從容驅共之舉。夫中正個人,誠何愛於爐火針氈之生活,誠以黨國利益之下,絕對不容自私其身而已。茲更進言中正反共之顛末,數載以來、一般多有以聯俄容共之政策,為中正所翊贊而主持者,不知中正當遊俄考察歸國之時,對聯俄容共,即主審慎分別,此仲愷同志雖亡,而精衛同志當能憶及者也;徒以 總理決策已定,游夏以降,何能更贊一詞,然亦嘗請益於 總理,而 總理之言則曰,中國只能有國民黨,不能更有共產黨,唯欲消納共產黨必包容而感化之,俾融合於三民主義。 總理容共之本意如此,豈謂容納彼輩,任其侵蝕,以加害於本黨。乃中國共產黨傳俄衣缽,青更勝藍,木石為心,感化匪易,以半出半入之黨徒,肆或擒或縱之狡計,擾我腹心,亂我步伐,蟠踞我黨基,分散我黨員,甚至阻我北伐,禍我民生,蓄心陰毒,必欲得本黨精神生命而甘心
--------------------------------------------------P.54--------------------------------------------------